時間:2013-03-23來源:華龍網
華龍網訊 (記者劉薊奕)3月22日,市水利局召開全市春旱工作視頻會議。會議指出當前重慶市已進入春耕春播、部分區縣旱情露頭的關鍵時期,各地要全力以赴做好抗旱各項工作。
今年以來全市平均降水量39.1毫米,大部地區降水偏少2-6成,較常年同期偏少4成,為1951年以來同期第7少。其中,榮昌、大足、潼南、武隆、墊江降雨量不足25毫米。
根據最新統計,重慶市旱情主要集中在榮昌、萬州、潼南、璧山、梁平、豐都等11個區縣,農作物受旱面積達到47.2萬畝,其中重旱4.5萬畝,共有14.67萬人面臨飲水困難。
目前,各受旱區縣已全力投入人員、物資、裝備抗旱保人飲和春耕生產用水。榮昌縣籌集500萬元資金用于抗旱,從三奇寺、石卡拉、麻雀巖等水庫調水100余萬立方米至高升橋水庫,確保居民正常用水。萬州區抗旱服務隊出動抗旱設備30多套,為旱區群眾開展抽水服務。梁平縣修建微型水池20多口,整治山坪塘15口,增加有效灌面近800畝,緩解當前人畜飲水困難。
市水利局副局長、市防辦主任韓正江在會上要求,隨著旱情的持續,各區縣要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,根據水源現狀和城鄉供水需要,科學調度水源,制定節水方案。對出現飲水困難的地區,要及時采取應急措施,調集物資設備開展抽水、送水等工作,切實解決群眾生活用水困難。
同時,抓好農田水利建設。因地制宜興建小型蓄水、引水、提水等應急設施,抓緊維修加固、渠道整治、清淤擴容,千方百計增辟抗旱水源,確保春灌及時供水。